2025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非美元資產的崛起與契機
B場精華摘要
中國投資前瞻:去美元化趨勢下的回報潛能與挑戰
劉鳴鏑(摩根大通)
一、中國股市:
香港、中國及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總市值約為 22 兆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家庭儲蓄與存款規模總計約 24兆美元,顯示家庭有很大的潛力增加對股票的配置。
二、回顧過去陸股多頭行情:
2007 年高峰:發生在中國加入 WTO 的幾年之後,當時大型藍籌國有企業股票的盈利增長達到週期高點。
2015 年高峰:主要由小型股和場外借貸等保證金交易驅動,雖然漲勢強勁但很快消退。
2021 年第三次高峰:由大型網路平台領漲,這些平台透過規模和研發聚合了零散的消費,使自身成為二級市場可投資的標的,但隨後因被視為「資本的無序擴張」而見頂。
自 2024 年以來,監管機構以更為嚴肅和專業的技術發展資本市場,加上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下降、機構化程度提高,陸股可望迎來第四波高峰,由具備可持續盈利能力的股票領漲。
三、陸股的估值修復行情:
MSCI 中國指數的回報率年初至今回報率達到 35%,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估值修復,而非盈利增長。未來盈利增長關注點是「反內捲」,將提高企業的定價能力和利潤率,進而提升 ROE。
四、未來投資想法:
如果「反內捲」措施確實成功,市場將迎來一個十年期的整合期。參考日本的經驗,未來能夠脫穎而出的股票類型包括:具備成本優勢的出口商、具備研發能力的利基營運商,以及能持續增長營收和盈利的企業。在非常短期內,鑑於地緣政治發展,建議暫時採取防禦策略,從成長股獲利了結,保持冷靜。
EUROPA (Euro Post-American dominance):歐元資產成為顯學?
Vincent Chaigneau (Generali Investment)
一、歐洲經濟:
過去30年,歐洲經濟僅增長55%,而美國增長了110%。主要問題在於創新與競爭力不足,以及對外部的依賴,例如軍事、能源和稀土。烏克蘭戰爭敲響了警鐘,暴露了德國的戰略錯誤:軍事依賴美國、能源依賴俄羅斯、貿易依賴中國。
二、如何脫困:
歐洲需要增加在國防、基礎設施和數位化方面的投資;推動儲蓄與投資聯盟,以深化資本市場聯盟中的資金來源;將共同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並採用新的ESG框架:Energy,恢復能源部門的競爭力。Security,降低軍事依賴;以及Growth,投資創新以推動經濟成長。
三、後市展望:
財政問題以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攻擊拖累美元,預計歐元將走向1.20兌美元。歐洲股票表現不及美國股票,但股息與回購收益率已達4.5%,且估值相對偏低。如果改革成功,存在成長潛力。
四、歐洲復興的挑戰:
歐洲復興的理由包括美元地位受挑戰、烏克蘭戰爭的警鐘,及德國的「財政火箭筒」和正在實施的改革。關鍵挑戰在於改革實施速度太慢、缺乏創新、競爭力(特別是能源),以及民粹主義問題。
揭露事項與免責聲明
報告為國泰世華銀行 (下稱 “本公司”提供相關部門的內部教育訓練之參考資料,並非針對特定客戶所作的投資建議,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讀者。
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的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 本公司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 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 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本公司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價格、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經濟、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 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 所以並不必然實現。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
國泰金融集團 (下稱 “本集團”) 所屬各公司可能個別基於特定目的且針對特定人士出具研究報告、提供口頭或書面的市場看法或投資建議 (下稱 “提供資訊”) , 鑑於提供資訊之單位、時間、對象及目的不同, 本報告與本集團其他單位所提供資訊可能有不一致或相牴觸之情事;本集團所屬公司從事各項金融業務, 包括但不限於銀行、保險、證券經紀、承銷、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證券投資信託等。本集團各公司對於本報告所涵蓋之標的可能有投資或其他業務往來關係, 各公司從事交易之方向亦可能與本報告不一致, 讀者應審慎評估自身投資風險, 自行決定投資方針, 不應以前述不一致或相抵觸為由, 主張本公司或本集團其他成員有侵害讀者權益之情事。
2012年7月27日 金管證投字第1010033031號函
台北市松仁路7號B1 TEL:+886 8722-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