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駕馭不確定性:在變局中打造韌性投資策略
A場精華摘要
解碼世界變局:全球政經動盪下的新市場藍圖
John Studzinski CBE (PIMCO) /唐佳志
一、全球政經格局轉變:政治驅動經濟
政治驅動經濟當前市場環境與過往不同,政治因素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全球政府行為日益「交易化」,投資策略需轉向主動管理與交易導向。台灣具備歷史韌性與科技創新實力,「Resilient」不僅形容台灣經濟,也適用於投資組合配置,強調抗震性與長期穩健性。
二、未來展望:
3T關鍵Tariff(貿易關稅)|Technology(科技)|Transitional in Fed(聯準會轉型)。
關稅政策成為川普政府戰術與談判核心工具,反映美國對全球貿易秩序的重新定義。關稅壓縮企業獲利,難以轉嫁成本,可能導致裁員與勞動市場放緩。參考2008年裁員後效率提升的案例,顯示短期陣痛可能帶來長期改善。科技持續推動美國經濟,每年貢獻約1% GDP成長,部分取代移民人口紅利。AI技術已成為企業營運新常態,驅動商業模式轉型。聯準會獨立性受白宮人事介入挑戰,主席人選重要,決策仍由多位理事與區域總裁共同參與。Christopher Waller被視為可能接任主席人選。
三、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建議:
固定收益資產在週期循環後重新成為投資核心,部分家庭配置達15–25%。積極管理的高品質固定收益組合可望提供6–8%收益率,在高不確定性環境下更具吸引力。公共與流動性固定收益資產相較股權投資更穩健,私募信貸則提供更高透明度與穩定性。固定收益資產可作為投資組合的穩固基礎,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觀看完整影片地緣政治與市場結構變化
John Studzinski CBE(PIMCO) / 李偉正 / 林啟超
一、全球化式微:
投資版圖「由全球轉在地」:地緣政治快速重塑全球經濟與市場結構,影響美中角力與台灣供應鏈地位。傳統全球化趨勢退場,取而代之的是本土化與區域化,各國政府在AI、半導體、關鍵礦物等戰略產業中扮演更積極角色。
二、美中科技角力加劇:
AI成主戰場:半導體、AI與關鍵礦物成為美中競爭焦點,衝突延伸至資本市場。美股漲勢集中於少數科技巨頭,市場集中化風險升高,投資人需審慎評估。AI應用仍處初期,具長期效率與投資潛力,但也存在泡沫疑慮,投資人應保持警覺。
三、台灣迎來新契機:
風險仍需控管:台灣在晶片與AI伺服器領域具深厚實力,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具承接訂單優勢。台積電海外生產比重低,技術底蘊深厚,PCB與散熱等供應商將率先受益。中國稀土管制若非長期持續,對台灣影響相對輕微且間接。
四、投資新思維:
由「分散」走向「另類」:面對市場結構的劇烈變化,專家建議投資人調整資產配置策略。在股債配置上,除了傳統核心資產,也應參與國家戰略產業,如AI、綠能與國防科技。
觀看完整影片掌握市場循環:市場不確定下的投資心法
Howard Marks (橡樹資本) / 孫至德
一、 超低利率時代的終結
過去半世紀利率持續下降,使資產更具價值、資本成本降低,這是環境因素造成的「電動步道」效應,而非投資者能力。2009至2021年聯邦基金利率平均僅0.25%,多數時間為零,屬於反常而非常態。 超低利率環境不會再回來,投資人需調整心態與策略。
二、 新常態與固定收益的復興
聯邦基金利率預計穩定在3%至3.5%,屬於合理的新常態。 過去70年平均利率為5%,目前水準並不算高。低利率時代信用工具被忽視,如今殖利率翻倍,絕對水準具吸引力。信用利差仍具補償力,非投等債債利差雖收窄至270–290個基點,但仍足以抵銷潛在違約損失。
三、 市場的自滿情緒與美股估值
經濟良好時,投資人更怕錯過機會而非虧損,導致市場樂觀情緒主導。自二戰以來美股平均本益比約16倍,目前達24倍,估值明顯偏高。歷史顯示在PE 23倍時買入,未來10年年回報可能僅2%至-2%。理性提醒並承認AI具顛覆性,但「這次不同了」常是合理化高估值的藉口。
四、 投資防禦與長遠之道
價值投資框架下,目前市場處於第5級,建議投資人考慮獲利了結,並提高防禦性配置。Oaktree策略: 採取「持續前進但謹慎」的態度,避免頻繁進出市場。並引用巴菲特觀點: 「不要做空美國」,穩定且長期投資勝過高風險的全壘打式操作。
觀看完整影片鏈結全球新局:台灣的韌性、機會與挑戰
林啟超
一、台灣經濟具有極大韌性
2020-2025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於2014-2019平均水平,主要國家如美國、歐洲、日本,或鄰近亞洲國家如中國、韓國、泰國皆未能達成此一目標。
二、未來的機會
把握全球供應鏈重塑趨勢,中國占美國進口比重由2016年的21%降到10%之下,台灣則上升3%,反映美中角力下,全球供應鏈持續調整的狀況,台灣在晶片製造的先進技術成為台灣未來發展的有利因子。
三、挑戰
疫情以來台灣經濟大幅成長44%,但主要由投資、出口成長帶動(分別成長61%、67%),內需消費僅成長24%,形成發展不均的狀況。與此同時,房價及外食價格大幅上漲,但非高科技業的薪資成長有限,形成社會問題。上述皆為台灣未來需要解決的挑戰。
四、做好資產管理:
未來關注美國是否大幅降息,牽動新台幣走勢。台灣在晶圓製造、AI硬體上具備優勢,未來需思考其餘產業如軟體、金融業,甚至是幣圈,如何與國際產生連結,強化台灣競爭力。近年股市成長與經濟成長產生大幅度落差,與其問該買什麼、該賣什麼,不如做好資產管理,方能持盈保泰。
觀看完整影片AI驅動的產業變革:從科技核心到產業鏈機會
程正樺(騰旭)
一、AI對企業獲利的巨大分化影響:
判斷AI是否為泡沫的關鍵在於算力需求以及資本支出是否停滯。目前觀察到的數據顯示,OpenAI和Google Token處理量在短時間內出現50倍以上的巨大增長。CSP業者的資本支出仍持續成長。
二、算力需求的持續爆發與技術瓶頸:
把握全球供應鏈重塑趨勢,中國占美國進口比重由2016年的21%降到10%之下,台灣則上升3%,反映美中角力下,全球供應鏈持續調整的狀況,台灣在晶片製造的先進技術成為台灣未來發展的有利因子。
三、AI供應鏈的觀察重點:
高速傳輸、低損耗板材、高電力需求、散熱以及先進封裝測試在這個相關族群中:CPO/AEC/石英布(Q布)材料/HVDC/MCL/CoPoS等相關技術是觀察重點。
四、AI投資的時機判斷:
如果將AI熱潮比喻為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那麼現在大約處於1998年,代表泡沫遲早會來,但目前仍是「享受泡沫的時段」。在投資策略上,應關注那些能維持或提高毛利率的公司,這代表了其競爭力、定價權和盈利能力。
觀看完整影片揭露事項與免責聲明
報告為國泰世華銀行 (下稱 “本公司”提供相關部門的內部教育訓練之參考資料,並非針對特定客戶所作的投資建議,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讀者。
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的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 本公司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 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 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本公司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價格、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經濟、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 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 所以並不必然實現。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
國泰金融集團 (下稱 “本集團”) 所屬各公司可能個別基於特定目的且針對特定人士出具研究報告、提供口頭或書面的市場看法或投資建議 (下稱 “提供資訊”) , 鑑於提供資訊之單位、時間、對象及目的不同, 本報告與本集團其他單位所提供資訊可能有不一致或相牴觸之情事;本集團所屬公司從事各項金融業務, 包括但不限於銀行、保險、證券經紀、承銷、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證券投資信託等。本集團各公司對於本報告所涵蓋之標的可能有投資或其他業務往來關係, 各公司從事交易之方向亦可能與本報告不一致, 讀者應審慎評估自身投資風險, 自行決定投資方針, 不應以前述不一致或相抵觸為由, 主張本公司或本集團其他成員有侵害讀者權益之情事。
2012年7月27日 金管證投字第1010033031號函
台北市松仁路7號B1 TEL:+886 8722-6666